这位著名特级教师去世,留下“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”发人深思
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
点击标题下方“新读写”关注
“天有不测风云。2016年春节前,我的血液里查出了2%的幼稚细胞。这是一个不好的征兆,显示白血病复发。我平静地对我的家人重复这一句话:不怕死,争取活,活得好!”
这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,今年8月写下的《病中“吟”》中的文字,然而真是天有不测风云,2017年12月8日凌晨5点,还是传来了于永正老师去世的消息,全国小学语文界一片哀伤。
于永正,全国著名特级教师、江苏省教育模范,教育部“跨世纪名师工程”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。在语文教育越来越强调阅读,而很多学生却苦于根本没有时间阅读的今天,让我们回头看看于老师总结的语文教育思想——
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?
思考这个问题,首先要看爱因斯坦的这句话。
爱因斯坦说:“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,剩下的才是素质。”
这是爱因斯坦体验得非常深刻的一句话。因为爱因斯坦从小学到大学,没有一个老师欣赏他,没有一个老师喜欢他,他就回想他受的教育给他留下了什么。
如果能把这个问题想清楚,我想:怎样做一个语文老师答案就比较明确了。
一、我忘掉了什么?
我最喜欢的语文学科,从小学到师范学校,受了12年的教育,读了24本语文书,我忘掉了什么?
我思来想去,有两个方面忘得比较干净:第一,课文内容多数忘掉了。读了24本语文书,多数内容忘掉了。有的连课题都记不住。
由于课文忘了,今天我当了语文老师,我就想我应该怎么教语文。而且课文内容的确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。
还有什么被忘掉了?老师的分析讲解忘掉了。
我从小学到师范学校,有好多好的语文老师,其中有两个特别突出。但若有人问我:“你老师讲的是什么?”我只能说,对不起,我记不住了。我只能笼统地说讲得好、教得好。最怕什么讲解啦,分析啦,这类知识下课后就忘了。
现在我当了语文老师,我就想:既然分析讲解下课就忘,那我们何必掘地三尺呢?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,课文的深度的确要把握好。浅了没味道,深了他听不懂。
怎样把握好这个度,老师究竟要不要在课堂上设计那么多精彩的描述,要不要那么多的排比,这引起了我的思考。
当然除了个别老师才华横溢,必要地讲一些外,我建议大部分老师不要挖那么透,不要刻意做精彩的描述,因为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学生终究是会忘掉的。
如果说老师的分析讲解都会忘掉,老师是不是就白费劲了?语文白教了?我的语文就白学了吗?不是的。
我仔细地想:我的小学老师、中学老师、师范学校的老师给我留下了什么?简练地说,给我留下了语言。
首先,老师教我认了很多字。
师范毕业的时候,我大约认识4000多字,也包括我读课外书学到的字,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词汇。由于老师比较重视读书、朗读,使我有了比较好的语感。
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给我留下了能力,如书写能力。
我在老家上学时,我的老师非常重视写字,从三年级开始仿笔,那时候叫写仿。老师写一篇大字,我们把纸蒙在上面去描,描了一年整。
从四年级到六年级,是临帖。我的老师喜欢柳体,每人一本,天天写,天天一篇大字,从三年级开始,天天四行小楷。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所有作文,都用毛笔写。
我的老师非常重视书写。当时我在老家时,我的字算是中等的。我们班写字写得好的很多。但是到了徐州以后读中学、读师范,我的字是最好的。
感谢老师给我留下书写的能力,使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经常讲四大家,各种字体如隶书、楷书、草书、魏碑等,讲得我们常常入迷。直到现在,我无论走到哪里,只要看到墙上有字,我就驻足欣赏一番。我很感谢我的老师。
我的老师还给我留下了初步阅读、写作的能力。能力是伴随人的终生的,对人未来的发展有用。我最感谢我的中小学老师使我对语文有了浓厚的兴趣,使我养成了读写的习惯。习惯是非常重要的,俗话说,人是习惯的奴隶。如果有好习惯,受用终身。反之,养成坏习惯,也有很大的坏处。
我经常思考我的老师在语文教育方面给我留下了什么,我忘了什么。这样想过以后,对我今天的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。
我经常说,别人的我不知道,自己的应该清楚。不妨先研究研究自己,把自己研究透,问问自己的研究能力、语文素养是从哪儿来的,这样对每个人本身是非常有帮助的。
家长希望我们给孩子留下什么?从语文角度来讲,我想,如果你的孩子送到我们班,到小学毕业时,能写一手好字,喜欢读书,喜欢写作,而且有初步的读写能力,再有个好习惯,那家长就应该感谢我。
反之,你把孩子送到我们班里来,字写得一塌糊涂,不喜欢读书,不会表达,没有好习惯,孩子将来会对我不满意,家长也会埋怨我。
中学老师希望我们给他们输送什么样的学生?我们送给中学老师的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应该有哪些素养?
我有个特别好的朋友,是中学特级教师,我经常跟他交流。有一次,我问他:“林老师,你想让我们小学老师在语文学科方面送给你什么样的学生,你就满意了?”
他说:“如果第一篇作文收上来,字写得比较好,比较清晰,好认;文章的格式、标点符号还比较正确,知道怎么写;内容写得比较通顺,错别字比较少;这样,我们就感激不尽啦!”
那么,上课呢?
林老师说:“如果第一节课,有很好的习惯,并且善于倾听,敢于发表意见;不管让哪个同学读书,站起来就能读的顺畅、流利。这样,就真的感谢你们啦!”
从家长的角度、从老师的角度看,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?这样想一下,我们的语文教学该怎么做,就会很明确。中学老师、家长们对我们的要求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,也是我们要追求的东西。
二、语文教育应该留下什么?
“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、实践性课程。”这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定性,对语文课程的解释,关键词是“运用”,这是过去没有的。
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这段话的最后,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:语文课程是一个学习语言运用的课程。简单说就是六个字:学语言、用语言。
“用语言”就是指“听说读写”。“用”不仅是表达(说和写),也包括听和读。能运用运用丰富的词汇而且对词义有所了解,能读懂别人写的东西,听懂人家的话。所以,一定要运用语言。
语言从哪儿来的?是从大量读书中获得的。听也能获得语言,但那是口头语言。语文老师要积累艺术。
我的“五重教学”,第一个是重情趣,第二是重感悟,第三是重积累,厚积而薄发。积累非常非常重要。没有积累,没有丰富的语言储备,你就不会运用,话就说不好,文章也写不好,因为语言太贫乏。
既然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、运用语言的课程,那么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呢?
留下语言。怎样做才能留下语言?第一,要识字。小学教育要完成认识3000个汉字的目标,2001年课标的要求是3500个,2011年减到3000个。其实,这是个保底的了。
有远见的老师知道在小学阶段识字越多越好,因为这是最佳的识字时期。那3000个字是保底的,应该在大量的阅读中去识字。
我对我的学生有要求:无论读什么书,遇到生字一定要查字典。如果这个书是自己的,那把它画下来,立刻把它查出来,读什么音,什么意思,都写在旁边。这样读书对小学生是最有用、最有益的。
第二,积累词语。每一课后面都有“读读写写”,这些词语,要记住,要理解,要积累,以后还要会用。
那么,认字认的很多,积累了很多词语,是不是拥有以上两项就等于掌握了语言呢?不对,如果这样,拥有语言就很简单了,就不必上语文课了,只需一人一本词典,天天读,把词典都背下来就行了。
光背下词语不等于拥有语言,语言的运用要靠一种重要的能力即语感,即对语言的感受力。因此,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孩子的语感。
语感好的,可以在瞬间缀字成文,不假思索地出口成章,下笔成文,这叫语感。语感好的人不用想这个字该跟哪个字组合成语言。
语感哪里来?主要靠朗读,其次是大量课内阅读。语感从阅读中来,从朗读中来。如果具备以上三点,可以说孩子已经拥有了语言。
留下能力。第一,书写能力、写字的能力。能力是跑不了的,一般忘不了。我们会骑自行车,尽管十年八年不骑,给你一辆自行车,你照样会骑,因为自行车对你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。
第二,阅读能力,包括朗读的能力。朗读能力非常重要。
第三,表达能力,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。
我们要留下语言,怎么办?读书、写字、积累词语、培养语感,好好朗读,多读书。
要留下能力,怎么办?实践。好好练字,按照写字的规律练字,天天练字。你看课标规定得多好,每天至少有十分钟的时间练字。
还要说一点:能力是在语文的实践中形成的,在读书中形成的,在写作中形成的,在说话中形成的。所以说,语文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。
留下情感。老师们都很熟悉三维目标:知识能力、过程方法、情感态度价值观。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这三者中,情感是第一位的。一个人有了良好的情感,就一定会有良好的价值观。
语文教育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丰富的情感,因为语文是最有情感的一个学科。这个“情”是怎么得来的?也是读书得来的。我的五重教学,第二个是重感悟。感情是感悟出来的,是读出来的。
留下兴趣和习惯。有这两点就意味着语文教育的成功。
现在,我们的学生有几个愿意学语文的?对语文是否有兴趣?哪一个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学语文的?只有根据兴趣学习,才能真正有所收获,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。
很遗憾!我们的学生几乎没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。所以,我们的教育在扼杀天才,扼杀个性。
我想:我之所以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,是因为我的小学老师、中学老师让我喜欢语文,使我有了梦想和追求,上中学和上大学后才能拼命地读书,拼命地写作,读书不断,笔耕不辍,一直到现在。
尽管当作家的理想没有实现,但为理想奋斗的那种历程是重要的。如果那个历程是被迫读书、写作的,我就不会成为特级教师。
所以,老师们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有兴趣读书。
当年,达尔文和他妹妹在一个学校学习,达尔文每次都考不过他妹妹,成绩总是比他妹妹低,而且低得多。他爸爸很生气地责备达尔文,怎么连妹妹都考不过?但是,达尔文对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,最终成为伟大的生物学家。而他妹妹尽管上学期间成绩比他高得多,但终究是泯然众人矣。看,兴趣多么重要!
最后,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给学生留下自主发展的实践和空间。
我很庆幸我从小的时候到师范学校,没有任何家庭作业,寒暑假也没有任何作业,寒暑假放假时间都属于我,因此,我才能学习唱京戏,学习拉京胡,学习绘画,学习书法,有时间就读书,有时间就写作。
我感谢我的老师。今天,我当了老师,我就按当年我的老师怎么教我的、按照他们的方法去教我的学生。
我们真的要改变“先生讲、学生听”的局面
总体而言,我们的老师太像老师——背着手,绷着脸,不苟言笑,开口则“应当如何如何”,闭口则“不准这样那样”。老师总以长者、教者自居,总是“隔着讲桌和学生讲话”。无形中,师生间总有一层隔阂。
我们的学生太像学生——循规蹈矩,整齐划一,真是“站有站相”、“坐有坐相”。20世纪80年代,有一外国同行到南京参观了几所小学,说:“你们的学校很像军事院校!”这话虽然不是讽刺,但也不是肯定——至少不是全部肯定。
我们上课太像上课——学生正襟危坐,专心听讲;老师表情肃然,大讲特讲……
什么原因使然?是相沿成习?
是的。千百年来,中国人一直信奉“天地君亲师”这句话,把师生关系定格为“长辈”与“晚辈”的关系。至今,有些老师还喜欢称学生为“孩子”就是一个证明。
其实,师生之间是“同学”关系,是朋友关系,是平等的。低年级的学生我称其为“小朋友”,言外之意,我就是他们的大朋友。中高年级的学生我则称呼为“同学”——我们是一起学习的。一口一个“孩子”地叫,学生能觉得亲切?别人会认为我们爱学生?关系错位的本身,就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。
既然师生关系是平等的,我们就不妨放下架子,不以长者自居,不居高临下俯视学生,而应该蹲下来看学生,在教学中实现“平等对话”。
还有,我们要理解学生。第一,好动、好问、好说是儿童的天性;第二,学生千差万别,参差不齐。坚信,只有差别,没有差生!要尊重差异。
有了以上认识,才会有好的心态,才会放松心情,遇到不顺心的事,才能赢得“整理心情”的时间。
我对自己“约法三章”
不倒背手。手背在后面,在教室里来回走动,就有了长者的架子;有了架子,学生就不大好接近,或者不愿接近。
主动和学生打招呼,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。不要等学生向我们敬礼了,才搭理他们。我更不漠视学生的敬礼,总是还以微笑,还以点头,还以“你好”。
课间尽可能和学生一起玩,或者看他们玩,或者与学生交谈。
和学生一起演课本剧,演歇后语故事;和学生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。
尽量到学生家里走走,不一定有事。客气归客气,学生或家长端来茶水或水果招待,一定品一品,尝一尝,并夸夸茶和水果的味道。这样做,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融洽感、亲切感。学生和家长不仅把我当作老师,而且会当作朋友。
经常讲故事和笑话。故事和笑话,会化解矛盾,消除隔膜。好多不愉快的事(包括疲劳),会“一笑了之”。
幽默。幽默的确是老师的“第一位助手”。
努力让微笑成为自己的名片。
做值日。我当班主任时,开学的第一天,我就宣布:我是班级的一员,每周一,我和那天值日的同学一起为班级服务。于是,周一我会来得早一点,和值日生一起整理教室;放晚学后,会和值日生一起扫除,关门窗。
一旦做错了事,公开承认错误,不文过饰非,不推诿责任。
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。当面不好说,便采用书面形式。每学期至少给我写一次信。信中可以提意见,提建议。我宣布:老师不怕批评,说错了也不生气。既然师生间是平等的、民主的,那就得有个民主的样子,有民主的行动。
总之,我要求自己走下讲坛,走到学生中间去,和学生打成一片,与学生平等相处。
说到上课,在这方面,外国的同行做得确实好。下面的例子我牢记不忘,它不知胜过多少大道理!
支持学生的异想天开
一位美国老师在生物课上讲“蚯蚓”。讲着讲着,一位小学生站了起来——
生:请问老师,蚯蚓什么味道?
师:抱歉,我没有尝过。
生:我可以尝尝吗?
师:当然可以!
生:我尝过了,您加分吗?
师:当然加分!
这位学生果真去“品尝”了蚯蚓,然后向老师和同学讲蚯蚓的味道!而且,据说这位学生后来成了一名生物学家(这位老师培养了好几位生物学家)。
如果我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,我会怎样回答?或者说,我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吗?
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
一位日本老师这样教“千克”:
他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塑料袋,到操场的沙坑里装一千克沙子——你觉得一千克多重,就装多少。然后他逐一过秤。可想而知,没有人能装得准的。
这时,老师把一千克的沙袋拿给学生看,并让他们一一掂量,尔后重新到沙坑里装。这次学生们“估量”得八九不离十了,有的居然装得正好!
老师一堂课,就是忙着“过秤”,一边称着,一边夸赞着,或者惋惜着。
老师也要融入自己的课堂
我女儿是教小学英语的。她从澳大利亚考察回来后,讲了这样一个课例。
上课了,一位年轻的女老师,着一身黑色的“海盗服”,一只眼睛戴着黑眼罩,手里拿着一把刀——纸做的,张牙舞爪地走进教室,大讲海盗的故事——那天,她执教的是《海盗的故事》这篇课文。
这哪里是老师,简直是一名“江洋大盗”!但她讲得绘声绘色,学生听得如痴如醉,并不时发出笑声。
别说女老师,我们男同胞敢这样做吗?
这样的课例不胜枚举。且不说这些课折射出来的理性光辉是什么,单就这些老师的率真、纯真,以及近乎孩子般的天真,就让我感动,让我深思,并从中窥见了自己的不足与问题。
自古以来,教师的地位虽然不高,却特别讲究尊严;收入不丰,却特别崇尚斯文。教师的举手投足总带着“人师”的味儿,半点也苟且不得。庄重圣严,凛然可畏,仿佛就是教师永恒的标准。
久而久之,我们似乎就有了一个放不下的“架子”。大概也正因如此,教师就端居圣坛之上,学生就匍匐在讲台之下。于是乎,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了民主、平等,失去了亲近、自由,缺少了和谐、欢愉。
说到上课,我们真的要改变“先生讲,学生听”的局面,努力践行昭示着尊重、平等、民主的“对话教学”理念。
少些理性,多些情趣吧!
少些严肃,多些活泼吧!
少些包办,多些自主吧!
少些限制,多些引导吧!
亲爱的老师们,放下架子,走下讲坛,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吧!真的不要太像老师,不要太像上课。太像那么回事,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
更多写作指导、热门时文、写作素材、读书方法、学生佳作……尽在《新读写》杂志!投稿邮箱:xinduxie211@163.com。
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
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